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0月24日通过教育部验收,2004年2月13日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是国内外的重要研究领域,针对“十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”,在实验室以往的工作基础上,发挥现有特色学科优势、拓宽研究方向、适应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,更好地服务于西部,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:环境与疾病发生宏观规律,环境致病生理与病理学基础,环境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理,环境相关疾病防治和新药开发等。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贡献。
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5名,其中研究人员29名,实验技术人员4名,专职管理人员2名,研究人员中教授23名(含博士生导师21名)、副教授6名。实验室45岁以下研究人员15名,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2名; 实验技术人员中1名具有高级职称。
近5年来,实验室承担科研项目133项,其中国家项目49项、国际合作项目10项、省部级项目74项;获科研经费2655万元;发表研究论文617篇,其中被SCI收录72篇;出版专著21部;获省部级科技奖20项;国家专利8项(其中发明专利4项、实用新型专利4项);培养博士研究生88名、硕士研究生249名。
实验室遵循“开放、流动、联合、竞争”的建设原则,按照“边建设、边发展、边开放”的思路,将下设的各个研究室建设成为更加先进的研究平台,实行开放型管理运行机制,利用现代技术手段,运用共建共享的手段,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,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,正建设成为我国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.